大同大學校友會全球資訊網
  討論區: 大同讀書會

 
 
文章主題:
本主題次數: 9 / 9
己被點閱 62376 次
作   者:
陳益世
發表時間:
2010/2/3 上午 11:17:00  


益世學習報 如果您需要過去十年的文章,請到個人網站或部落格中參觀與下載
創刊日期: 2000/01/09 期別 : 0526 出刊日期: 2010/01/31
發行人:群力顧問(股)公司 董事顧問 陳益世 本主題次數: 9 / 9
本月主題:從台灣看中國大趨勢(環境變遷學院) E - Mail : leochenys@gmail.com

個人網站: www.yeslearning.idv.tw
個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yeslearning1960

這是「從台灣看中國大趨勢」主題最後一次推出,下個月主題為「台灣人的職涯發展」,敬請批評指教。

本週將繼續討論「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註一】書中「第八支柱:目標諾貝爾獎的創新之路」,同時為本主題作適當的結論。

不管你喜不喜歡,台灣與中國之間仍有相當大的文化情節,三十年前台灣流行的民歌中有一首由李建復先生唱紅的「龍的傳人」,歌曲旋律非常優美,歌詞內容也充分描述了近百年,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欺凌,渴望中國能強盛起來的心聲。這樣的心聲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做出最完美的表現。如今中國透過經濟實力的展現,擠身世界強權之一,而創新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因此約翰•奈思比先生以「諾貝爾級」的創新之路,來形容中國在創新這條路所訂下的高標準。

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先生在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中,很清楚針對「創新」議題提出,中國未來的施政將「著重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建設新目標,具體的作法包括:

1. 大幅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的培養。
2. 提高中國自主創新的能力。
3. 增加自主創新的支出。
4. 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
5. 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
6. 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訊、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
7.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8. 擴大開放領域,推動產業升級,協調區域發展。

從這些政府施政重點觀察,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極權共產黨政府所提出的施政要點,更重要的是因為中國仍維持獨裁政權的特質,因此有比民主國家更好、更快的執行力,當國家施政大方向擬定之後,中國便以驚人的速度前進,展現出驚人的經濟爆發力。中國目前有超過3,800萬位科學家,其中有近一萬位科學家有近乎世界級之研究、創新水準,在政府施政全力配合下,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中蕊生活圈發展模式、青島市的產業聚落等都是中國近幾年在產業創新上的具體成果。此外中國將成為繼德國、法國、日本之後第四個能獨立建造高速鐵路的國家,中國成功發展出可以搭載90位旅客的ARJ21中型客機,打破由美國波音與歐洲空中巴士壟斷的商用客機市場,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眼中釘,比迪亞公司,也正準備從手機電池、3C產品代工,邁向電動汽車領域。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善用中國廣大市場為誘餌,透過「草船借箭」的方式有效引進國外資源來厚植中國的經濟實力的作為。針對這些作為,約翰•奈思比先生文中標示出創新的架構包括了教育、競爭、公司治理與金融,茲整理組織如右圖:

1. 教育
教育是創新的基礎,尤其在中國。過去的歷史告訴中國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薰陶下,中國人被期待聽父母的話,走別人走過的路,冒險、創新等特質被聽話、守規矩等教條壓抑住。因此中國要走上創新之路,在教育上除了要教育創新的手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從觀念上打破這樣的傳統思維。

2. 競爭
競爭在西方資本主義中,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在中國傳統中,重面子的文化,其實成為阻礙公平競爭的最大隱藏障礙。包括學術界、企業界、政治界…,充滿「見面三分情」、「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等鄉愿式思維,許多評論就沒有辦法客觀的進行,各種評鑑作業很難單純的針對其內容的價值進行公正的評鑑,評鑑之前總要先問一下「這是誰寫的?」礙於情面種種官官相護的情況層出不窮。面對外在環境不斷的高度變動與競爭,如何破除情面建立客觀的競爭環境,會是新中國面對的一大挑戰。

3. 公司治理
針對過去共產主義如何轉變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相關企業從過去的國有制轉換成以獲利為目標的私有制,這轉換過程牽涉到各項資產轉民營的過程是否公開透明?簡單的說就是過程有無徇私舞弊,讓國家的資產轉入私人口袋中。在資本主義社會所關心的公司治理問題,集中在公司高層人員的各項決策是否能以公正無私的態度來進行,而期間必須受到董事會、股東會與政府先關機構的監督,而在中國經濟改革的過程中,牽涉到幾乎全部的公司資產都會由公營轉化為民營,其所牽涉的利益非常非常龐大,且中國社會針對資本主義運作的許多相關配套措施都非常缺乏,早期甚至連部分政府官員都還處於完全「無知狀態」,這就讓心存歹念者,有更多操縱的空間。

當年中國課徵17%營業稅的時候,因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所以剛開始實施此項稅制的時候,就會牽涉到「庫存」的問題(庫存的商品在買入時尚未實施17%營業稅,因此沒有進項稅額發票可以抵稅,這時候就需要各廠商列報最後一天的庫存金額,向稅捐機構核准報備,以便取得進項稅額抵免),而當時幾乎所有中國的海關、稅務部門都不了解為何要提報庫存?當然這幾年,中國的政府官員也學習得很快,這就需要與時間賽跑,讓貪官汙吏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創新,是企業獲利的根本,透過公開、透明的公司治理才可能確保公司創新的方向不至於有過大的偏差,同時更重要的在於確保公司創新的成果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為後續的創新活動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源,確保公司的創新理產生正向的循環力量。

4. 金融
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銀行角色的轉變更屬重要,過去企業全部是國營企業,因此銀行對國營企業的放款,反正是錢從國家的左口袋(國營銀行)轉到右口袋(國營企業),所以幾乎不必太多的信用審查。隨著企業逐漸轉為民營化,銀行的股權也部份是放到民間,各銀行的所有權不再是100%國有,民間股東會要求銀行放款的授信調查審核,來確保自己的投資權益。私人企業向銀行借錢時,銀行理論上就必須進行完整的授信調查,但是過去的習慣,似乎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正過來。透過黨政平台之間的官官相護體系,許多銀行借款仍受限於彼此之間的「關係」來決定貸款與否。

人民銀行算是中國的中央銀行,是各銀行的銀行,然在過去各省黨委書記等於當地土皇帝,各省的人民銀行幾乎都變成各省領導私人的金庫,要多少錢就有多少錢!為解決這樣的問題,當朱鎔基先生接任國務院總理時,即大量裁撤各省人民銀行總行,由原先31省各有各的人民銀行(省)行庫,縮減為全國只有七大人民銀行行庫(約4~5個省設立一個人民銀行分行),如此七大人民銀行分行便不受制於各省書記,透過砍斷各省書記金脈的動作,不只重整中國銀行紀律,也同時好好整頓貪污腐化的情況。

金融改革除了除弊功能之外,透過國家經濟政策的擬定,銀行配合政策提供企業必要的資金支持,讓創新的成果可以安然度過成功商品化獲利之前的漫漫投資錢坑期。

約翰•奈思比先生也在最後提出中國未來發展的三項重大爭議未決事項,也就是所謂的「3T禁區」―Tibet、Taiwan、Tiananmen Square(中國政府三大禁忌:西藏、台灣與天安門)。約翰•奈思比先生嚐試跳脫過去西方媒體的角度來觀察這三大禁區,而盡量貼近用中國的思維來探討,茲簡單整理如下:

1. Tibet西藏:
? 西藏的喇嘛們反抗「中共暴政」的動機為何?(抗暴或維護自身權益?)
? 甚麼力量讓西藏人民的平均壽命從36歲增加到65歲?
? 甚麼力量讓西藏有效消除文盲?(過去只有貴族與喇嘛有受教育的權利)
? 甚麼力量讓西藏人進入頂尖一流大學就讀,考試分數只需漢人一半即可?
? 甚麼力量讓西藏人可以不必遵守「一胎化」政策,每個西藏人可以生三個小孩?
? 甚麼力量保障西藏地區勞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全國第四高(僅低於北京、上海與天津)?
? 甚麼力量解救大部分西藏人脫離壓垮人的稅負壓迫?
? 甚麼力量解救西藏婦女、男童脫離殘暴待遇?
? 甚麼力量終止西藏不同教派喇嘛之間無休止的內鬥?
? 既然連達賴喇嘛都表示自己不會再「轉世」,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都已經實行民主制度,難道還要讓西藏回到過去「政教合一」制度,讓少數喇嘛擁有政、教的絕對權力,讓絕大多數的人民淪為農奴,一輩子缺乏自由?

2. Taiwan台灣:
? 台灣的舊「三不政策」(經國先生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究竟還能撐多久?
? 台灣的新「三不政策」(馬英九先生的不獨、不統、不武),究竟有多少可行性?(其實只有不獨這一項是台灣能控制的,另兩項都要靠中國的善意)
? ECFA究竟對台灣是解藥或毒藥?
? 兩岸接觸與談判真的「對等」嗎?(對等,不是只有名稱上的對等,「心態」上的對等才最重要,台灣真的想要「對等」的與中國談判,就不該自我矮化的對中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我方農產品可以銷售大陸,但大陸農產品不能銷台;台灣人可以到大陸工作,但大陸勞工不能來台工作)
? 究竟「對內談判」或「對外談判」要先行?政府與中國談判ECFA,究竟要先對內先取得共識部分,再對外去談?或者為了避免洩漏底牌,對內先絕對保密?
? 中國究竟還是不是「萬惡的共匪」?

3. Tiananmen Square天安門:
? 確認任何政府使用暴力殺害人民,一定是不對的行為!這樣的歷史悲劇一定要徹底檢討,防止再發。
? 天安門發生了20年了,尚未平反!何時可以平反?
? 毛澤東在新中國已經功過論定了:「建國有功,治國無方,文革有罪」,功過7/3拆(即七分有功,三分有過)
? 台灣何時能針對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等前總統由官方正式做出確切的功過論?(時間已經超過20年好久了,民進黨執政期間對蔣介石的批判只能算是「煙火式批判」,沒有進行公正、完整的功過評論)
? 由於政黨輪替,台灣已經進步到可以清算前一任總統,希望這樣的作為可以形成「慣例」,徹底檢驗與監督所有從政的人。
? 韓國、美國、日本都已經出現國家領導人當眾道歉的局面,但環顧兩岸,似乎都還未出現,究竟哪一邊會先出現?

約翰•奈思比先生透過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來說明中國大趨勢,無論如何這些觀察都提供我們了解過去中國為何會在經濟實力快速急起直追,而韓秀雲女士的「看不懂的中國經濟」則以中國當地的思維,解開在經濟開放過程中,中國人在地思維會引發哪些效應,而這些效應又如何與全世界的大環境交互作用,進而影響中國的各項價格。從外也好,從中國內部也好,這樣的場景與際遇,在過去的歷史洪流中都絕無僅有,因此看到現在任誰也無法準確預測出,中國經濟下一步究竟會如何?世界經濟大環境究竟會怎麼走?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天時」、「地利」與「人和」之間的互動瞬息萬變,從來沒有永遠的標準答案!但「物極必反」的不斷循環卻一直或快、或慢的進行中,只是有些人在某些時點看出來了期間變化的規則,同時事先採取了「對的行動」,總能趨吉避凶,而有些人沒能體會便身受其害。


【註一】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桃樂絲•奈思比(Doris Naisbitt)合著,侯秀琴譯,「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天下文化出版,2009/10/26
【註二】韓秀雲,「看不懂的中國經濟」,大是文化出版,2009/04/27